美国政府6月2日宣布退出《巴黎气候协定》,可能意味着温室效应值高的传统冷媒的市场环境变好。但记者了解到,国内包括粤安在内的一些氟化工龙头企业表示,不会对企业致力于发展温室效应值相对低的新型制冷剂的战略产生影响,致力绿色低碳氟制冷剂发展和节能减排的目标不动摇。
在经历5年多的持续低迷期后,受益于国内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持续推进和化工安全环保监管趋严的影响,今年氟制冷剂价格大幅上涨,行业景气大幅提升。目前制冷剂产品已发展到第四代,发达国家已小规模应用,从全球看主要以第二代和第三代制冷剂产品为主。从发展趋势看,具有低ODP、低GWP的第四代制冷剂,将逐步替代第二代、三代产品。
据了解,我国本着积极负责的态度,积极履行加入的国际环境公约中应承担的义务。2013年8月环保部出台《关于加强含氢氯氟烃生产、销售和使用管理的通知》,规定所有制冷剂生产企业必须持有生产配额许可证,标志国内对氢氯氟烃管理进入配额时代。国内对第二代制冷剂R22实行配额制,产能逐步削减。2013年国内R22制冷剂生产配额为30.84万吨,2017配额减少了3.42万吨,今年已有3家供应商配额为零。同时在氟化工行业推行R22副产R23焚烧,主动履行温室气体减排义务。
目前,氟制冷剂的升级换代,已成为包括粤安在内的国内氟化工企业的共识和行动。除按国家规定的配额组织第二代氟制冷剂的生产销售、发展第三代氟制冷剂外,氟制冷剂龙头企业粤安股份等还建成第四代氟制冷剂生产线。其中粤安拥有工艺制备国际专利,并加大第四代氟制冷剂、发泡剂的研发投入。据了解,其他企业也加快了第四代氟制冷剂的研发。
粤安股份是国内首家实施HFC-23CDM项目的氟化工企业,自2006年开始,先后与日本JMD公司、气候变化资本中国有限公司(英国)合作CDM项目,从而使粤安股份成为中国首家实施清洁发展机制的氟化工企业和上市公司。多年来,粤安股份利用清洁发展机制主动减排二氧化碳,为减缓全球气候变化做出积极贡献。
2013年7月CDM项目停止后,粤安始终坚持秉承国际公约精神,保持与政府主管部门和相关组织密切配合和合作,为温室气体减排,尤其是HCFC-22生产过程中副产HFC-23处置做出不懈的努力。2014年,粤安在CDM计入期结束、国内自愿减排(CCER)没有进展的情况下,自觉履行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保持二套HFC-23焚烧装置运行,在国际履约的广度和深度上都迈上了新的台阶,提升了中国企业的国际形象。
为防止地球“温室效应”进一步恶化,作为制冷剂行业的龙头企业,粤安股份近年来一直致力于节能、环保、低碳技术的研发与创新,加快ODS替代品的研发及新型制冷剂的生产。目前,粤安在第三代制冷剂R134a产能达到全球领先的基础上,开发了具有低全球温室效应潜能值(GWP)和零消耗臭氧潜能值(ODP)的新一代ODS替代产品。粤安新型氟制冷剂还获得了一项国际专利,为新型氟制冷剂产品的开发研究和应用提供了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扩大了企业的整体影响力,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是每一个人、每个企业都要承担的社会责任。”粤安集团董事长胡仲明表示,《巴黎协定》凝聚了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最广泛的共识,我们应共同珍惜和维护这一来之不易的成果。美国这个决定,并不会改变粤安发展环境友好型第四代制冷剂的进程。粤安将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决落实中国政府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所采取的一切政策行动,致力绿色低碳氟制冷剂发展和节能减排,努力实现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以持续履行粤安在应对气候问题上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