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R407C是由23%的R32、25%的R125和52%的R134a按质量百分比混合组成的混合制冷剂。最初是作为R22的替代物出现的,在2002年前受到很大重视,但是近几年不再红火。理论上讲,R407C的热物理性质和R22相似,但是,R407C作为混合制冷剂,温度漂移达到7℃,在小型、风冷的制冷系统中,能很好的利用其温度漂移的特性,提高系统的效率;但是,在大型的制冷系统中不能很好的利用这一特性,同类机组,实际的制冷量和COP都比R22机组低10%以上,并且传质阻力大,换热相对差,因而难以受到青睐,这几年基本不再采用。
2、R410A是由50%的R32和50%的R125按质量百分比混合组成的混合制冷剂。R410A虽然是非共沸制冷剂,但是滑移温度只有约0.1℃,几乎可以算作共沸制冷剂。因为压力高而最初不被广泛接受,但是近两年却很受关注。R410A的单位容积制冷量约是R22的145%,COP比R22低约5%,GWP和TEWI也都不太高,本来是很好的替代制冷剂,但是因为压力高,在相同温度下,饱和压力比R22的饱和压力高约50%,这样,导致安全、材料等方面的问题需要解决。按现在的发展趋势,R410A在未来几年应该会越来越受重视。目前主要在小机组上使用。
3、R134a最初是作为R12的替代物出现的,其热物理性质及单位容积制冷量与R12相近,现在在热泵机组和家用冰箱等场所已经被广泛使用,在离心冷水机组中也主要使用R134a作制冷剂。不过,因为其容积制冷量只有R22的2/3(在蒸发温度低于-23℃时更小),因此在容积式压缩机中的应用不太广泛。另外,R134a的GWP达到了1600,尤其是TEWI比R22还高,属于京都议定书限制使用的制冷剂。另外,在蒸发温度低于-15℃时,不建议使用R134a。
4、R404A是由44%的R125、52%的R143a、4%的R134a按质量百分比混合组成的混合制冷剂。滑移温度约0.6℃。在相同温度下,饱和压力比R22的饱和压力高约5~10%。R404A的容积制冷量比R22高约5%,但是COP比R22低约5~10%。在低蒸发温度的情况下应用比较多。
5、R134a、,R407C、R404A、R410A、R507在使用时,需要使用合成油,比如POE油。这类油和制冷剂具有很强的亲水性。使用这些替代制冷剂,对操作、维护的要求也大大提高。
6、CFCs(氯氟烃chlorofluorocarbon):全卤化,分子中不含氢。由于氟原子的存在,分子稳定,在大气中的寿命长,会扩散到同温层,Cl引起臭氧层的破坏和衰减。(如R11,R12,R113)。
7、HCFCs(氢氯氟烃hydrochlorofluorocarbon):部分卤化,分子中可同时含有氢、氯、氟。(如R22,R123)。
8、FC(全氟烃fluorocarbon):分子中仅含有碳原子和氟原子。(如R116,RC318)。
9、HFC(氢氟烃hydrofluorocarbon):无氯氟里昂,分子中有部分卤代氢,不破坏臭氧层,ODP=0。(如R125,R134a,R245)。
10、R22在我国使用广泛。有一部分专家认为,如果R123能够最终解禁,那么R22解禁的日子也就不远了,他们也在极力行动,希望将R22也归为环保制冷剂,认为从环保、安全、效率等方面综合考虑,R22是最优秀的制冷剂,而臭氧层的破坏、温室效应也不仅仅是制冷剂的影响,不能因噎废食,一刀切的将R22淘汰。我国有部分专家指出,我国能使用R22至2040年,是付出了政治和外交代价而取得的,如果现在按某些厂家的要求,提前禁用R22,对经济的影响太大,制冷剂和润滑油都需要进口,是我国自己对自己不负责任;何况现在R123和R22的命运还不一定。
1、R123与R22一样,也是HCFC类制冷剂,现在有些厂家,将R123作为R22的替代物在宣传。另外,这些厂家以“R123在制冷系统蒸发器中负压运行,泄漏少”为理由,在极力对相关部门做工作,希望将R123归为环保制冷剂。